中國古代寺廟、道觀、宮殿、衙署乃至聚落城市常有鐘樓及鼓樓之設置,有警戒或儀典之用
。唐代佛寺已出現鐘鼓樓,多設置於山門之內,東側為鐘樓,西側為鼓樓,取晨鐘暮鼓之典
故。
朝天宮未建鐘鼓樓時,鐘鼓係懸於正殿之內。現正殿內尚有清代提督王得祿所獻梵鐘,形式
為荷葉口型,深具文物價值。
民國五十二年(西元一九六三年)朝天宮護室改建時新建樓閣式鐘鼓樓,由澎湖匠師謝自南
設計。鐘鼓樓突出於屋頂之上,採重簷歇山式屋頂,外觀秀麗俊逸,雖為水泥構造物,但模
仿木結構唯肖唯妙,細部雕琢至為玲瓏剔透,有飄逸之趣。它的四根外柱均盤龍,而「平座
」欄杆扶手作成弓形曲線,處處顯露承繼宋朝樓閣之古風。不過,鐘鼓樓的方向並非朝向正
殿,而是面對廟前,此種佈局較為罕見。
|